张凤莲:养老金全国统筹落地,到手的养老金变多了?
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和普及程度还不够高。
对大多数人来说,说到看病和养老,我们可以依靠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各地社保缴费比例差异较大,不同地区人员退休后待遇差异较大。
但这种情况将在2022年得到根本改善!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金伟刚也公开表示,中国将从2022年1月起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从提出到实施,非常高速。
那么,全国养老保险总体规划能给您带来什么好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全国养老金统筹是什么?
是否意味着待遇统筹?
并不!
全国养老金统筹的前身是去年完成的省级统筹,是指以全国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度使用资金、统一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为主线,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待遇的统一。
事实上,来说,在缴费基数、缴费标准等方面,都会逐步达到统一的标准。
目前各地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上一年度在岗
职工月平均工资×(1+平均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可以看出,基本养老金主要与社会平均工资、支付指数、支付年限三个因素有关,省市经济发展不同,社会平均工资差异较大。同时,根据2021年各省养老金调整情况,各省支付指数和支付年限也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全国31省月均养老金到达情况也不一致。
同等条件下:刘叔叔出生于1950年11月,2020年底70岁,缴费年限为29年5个月(累计缴费年限尾数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
如果刘叔叔在西藏,月基本养老金将达到3687.55元,如果刘叔叔在安徽,月基本养老金将达到3438元。
02
为何实现全国养老金统筹?
目前,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甚至部分省市收支不足。
同时,部分地区余额较大,苦乐不均的情况依然明显。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1》
2020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48316.6亿元,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结余25978.3亿元,占全国总数的56%。黑龙江省结余为-358.9亿元。
经济发达地区养老基金余额较多,因此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相对较低。
为弥补资金缺口,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保持较高的缴费基数。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不愿意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导致这些地区发展滞后,恶性循环。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明确将各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调整到16%。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21年2月,各省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已降至16%左右,但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缴费率为13%-14%,部分企业甚至更低。
早在1987年,国务院在《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中首次提到全国养老保险统筹。
此后,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总体规划。
今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
十四五被视为完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关键时期。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介绍,截至2020年底,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已实现省级统一收支,平衡了全省各地资金负担。
山西省社会保险局宣布,根据国家企业养老保险统筹信息系统建设进度,定于2021年12月20日至12月31日,省企业养老保险数据迁移到国家统筹体系,省企业养老保险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将暂停。
太原市社保中心宣布,将于2022年1月1日起使用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办理业务。
河南省三门峡市社会养老保险中心近日发文称,三门峡市正在积极做好全国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准备工作。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22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施。
目前,各省养老保险政策逐步统一,为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国统筹奠定了基础。
03
全国养老金对员工的影响?
01、全额发放养老金有保障。
全国统筹后,养老基金可由国家统一部署。
部分城市经济发展良好,年轻人多,老年人少,养老金缴费多,余额充足;
然而,一些城市经济发展差,劳动力少,留守老人多,支付无法抵消。此时,国家可以合理利用多余的养老金,减轻国家的经济压力。
城市发展不好的城市,也不用担心因为养老保险费收入少,导致发不出去,涨不起养老金。
02、异地办事更方便。
全国统筹实现后,全国采用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数据错误,可以及时更改,转移,也可以直接跨省,不用跑回家乡,找原单位各种证明,节省大量时间和旅行费用,对于异地工人,将简化繁琐的问题。
03、参保安全性更高。
全国有统一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加强监督考核后,工作人员还必须依法合规办理收费和养老金支付,部分人员不会有私人资金,导致退休人员养老金少,难以支付,有效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04、缩小区域差异。
全国养老金协调后,将考虑区域差异,从基础层面进行调整,实现基金池平衡。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表示,全国协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确定支付和待遇的重要参数。
各省实施时一般采用全省统一的方式,但全国统筹时是否需要统一尚不清楚。
04
全国统筹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全国统筹后,养老保险费率将下调。
目前,我国企业缴费比例较高,主要是为了解决具有相同缴费年限的职工的养老问题。
但随着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崛起,过高的利率必然会影响营商环境和保险率,因此降低利率是大势所趋。
而养老保险要实现全国统筹,率先统一制度,巩固费率基准是顶层设计的第一步。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调整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各省比例高于16%的,可降至16%;目前,如果低于16%,应研究并提出过渡措施。
至此,各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基本实行企业16%+个人8%的标准。
如果能巩固费用基础,16%的缴费标准足以应对养老金发放问题。未来,如果国家能承担视为缴费的责任,企业的费率也可以向12%的方向降低,这将大大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
想要了解更多,扫码下方二维码哦!
关注我,支持我!
张凤莲,畅销书《生长》作者,人事易创始人,互联网个人创业赋能教练。希望用文字记录的行业知识、生活感悟、学习成长、管理心得、创业经验,能够对你有帮助。个人微信号:zitengbilan.
文章评论(0)